您的位置:首页>频道 > 社会 >

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料加大】

2018-02-28 10:30:41    来源:

春节长假前,人民币放慢对美元升值脚步,开始更多展现双向波动特征,但近几日重拾升势,对美元中间价连升三日,境内外即期汇率均一度升破6.30元。

分析人士认为,全球经济同步复苏的宏观背景,奠定了美元偏弱运行的大格局,美元弱势对应着非美货币强势,这条中期主线仍在发挥作用,但短期边际变化也不容忽视,美元低位波动可能加大。同时,在结汇需求阶段性释放后,人民币汇率走势将逐步回归基本面。鉴于当前市场看法合理分化、预期趋稳,未来人民币料呈现有升有贬、双向波动的态势。

2月27日,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.3146元,较前值升值232基点,为连续第三日升值,春节长假前形成的回调格局被打破。

从过去一年多的情况看,人民币对美元每一次回调结束,几乎都预示着新一轮大幅升值行情的开始。然而,在美元指数已自高位回调接近15%、人民币对美元从低位反弹也约10%之后,这一规律还会重演吗?这需要重新审视推动过去这一年多人民币升值的主要逻辑和因素,会否继续发挥作用以及还能给人民币升值提供多大的想象空间。

回顾过去一年多人民币升值历程,美元走弱构成基本背景。

美元弱势对应着非美货币强势,近几日人民币重拾升势,就与美元指数在90一线遇阻回调不无关系。

2017年初以来,美元指数高位跳水,一路走低,核心原因是全球经济景气改善。过去一年多,主要经济体在后危机时代首次呈现出共同复苏的态势,动摇了此前建立在经济与政策周期领先优势基础上的强势美元格局。虽然美国经济维持较强劲复苏,美联储继续充当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先行军,但市场更关注主要非美经济体如欧元区、英国、日本等经济复苏的潜力与政策调整的空间,主要非美货币升值致使美元指数走弱。同时,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下降,刺激风险偏好上升,不利于作为避险货币的美元,资金回流非美经济体也影响美元资产需求。

当前,全球经济复苏共振,风险偏好依然较强,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调整预期比较充分,美元要重返强势格局的难度不小,但在回调接近15%之后,对美元继续下行空间不应期望过高。

值得注意的是,2018年以来,美元呈现汇率跌而利率涨的局面,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走高,10年期品种上行逾50基点,一度逼近3%。

利率上行与汇率下行,共同指向风险偏好的提升,但也存在一些背离。比如,利率快速上行反映了美国国内通胀及政策预期变化。随着通胀预期抬头,市场开始猜测美联储可能加快加息步伐,这本可刺激美元汇率升值。又如,美国国债利率更快上行,已将欧元区、日本等经济体国债远远甩在身后。目前美国与德国国债利差已扩大至历史高位。这本身违背了利率汇率平价关系。

全球经济同步复苏的宏观背景,奠定了美元偏弱运行的大格局,但短期边际变化给已处于低位运行的美元增添变数。

当前美元投机空头、欧元投机多头均接近历史高位,反而需要警惕单边交易的反转。未来一段时间,美联储加息进度、特朗普基建计划、欧洲政治因素等则有可能充当美元反弹的催化剂。

美元低位运行变数加大,意味着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单边升值走势的不确定性在上升,后续人民币升值空间将更取决于内部因素。

经济企稳与利率上行为人民币汇率走稳提供内在支撑。2017年以来,中国经济企稳走好,复苏稳定性增强,下行风险降低;供给侧改革与需求回暖,推动工业品价格上涨,部分企业盈利改善,投资回报率提升;市场利率中枢明显上行,内外利差走阔;金融监管不断完善和加强,部分领域的风险得到管控、泡沫得到抑制。人民币资产性价比回升、贬值风险下降、吸引力增强。

但也应看到,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约10%,2017年5月以来对一篮子货币也出现一定幅度升值之后,人民币汇率已逐步反映基本面变化,要进一步升值,有赖于经济跟进上行。

在前期积压结汇需求释放之后,外汇市场供求也正重新趋于平衡,对汇率走势的看法出现分化,为汇价恢复双向波动创造条件。近几个月银行结售汇交替出现小幅顺逆差,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;银行代客结汇转为顺差,但代客远期维持净售汇,即期和远期结售汇意愿的反差,反映出市场对汇率走势仍有顾虑。从NDF隐含的汇率预期来看,虽然市场上人民币贬值预期收窄,但尚未完全消退。

总的来看,2018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将由外部美元走势与内部经济动向共同主导。弱美元这条中期主线依然存在,但变数在增加,人民币继续升值有赖于国内经济继续改善。预计2018年人民币对美元大概率将维持强势,但双向波动将加大,有升有贬可能才是常态。

关键词: 汇率 双向 人民币

相关阅读